知行社
位置: 学院首页 > 知行合一 > 正文

志愿精神永驻心间

日期:2018-12-17     共阅:

志愿精神永驻心间

梦想
愿以无私付青春,
造福千万献真心。
成就莫属望笑脸,
感动世间众微尘。
坚持
一善之功不为难,
难于不懈付年年。
寒霜染鬓皱纹起,
热情似火力无边。
无悔
人生何须算得失,
庙堂江湖亦暮迟。
舍却凡庸名利念,
志愿奉献才充实。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养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共同的追求,“助人自助,乐人乐己”是志愿者共同的情怀。让我们在志愿服务旗帜下汇聚集结,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自觉升华为一种生活新常态、时代新风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光荣之感、快乐之情。我们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积极投身其中,用双手塑造美好,用智慧服务社会,用行动传播爱心,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使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浸润群众心底,融入日常生活。

  在你我身边便存在着以“助人自助,乐人乐己”为人生信念的人们

当代雷锋好榜样——祝瑞伍


祝瑞伍是万里爱心会会长、湾里街道宜宁社区党总支书记。他16岁来连务工,曾受到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32年来,用超过5万小时的时间,发展壮大了47000人的义工团体 ,自费70万元,帮扶12000人,是60个孩子的“爹”,他让饱尝疾病痛苦的人有了生存的希望,让在贫困边缘挣扎的人得到救助。

  祝瑞伍把每一个帮助的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同时给予他们父爱般的温暖。

  有一个小孩子从小被父母送人,后来孩子的养母去世,养父没办法抚养她,小孩子又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可亲生父母身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姐姐,根本无力供养她。于是,祝瑞伍把小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跑了很多天给小孩子办了当地户口。后来这个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如今已经硕士毕业,成为了某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

  这个孩子也给祝瑞伍很多的感动。2005年上学期,祝瑞伍给她存了3000元生活费。后来祝瑞伍再往里存钱,发现她只取了两次钱,一次200元,一次400元。祝瑞伍当时想,这孩子怎么没花呀?一问才知道,孩子一上大学就开始自己打工挣钱,平时花钱也特别节省。她跟祝瑞伍说:“叔叔,我现在能自己挣钱了,你把这些钱留给更需要帮助的学生吧!”

五年来,他坐着轮椅坚持做公益!——李灿学

21年前,一场意外,洛阳市伊川县的李灿学腰椎摔伤,造成完全性下肢瘫痪,轮椅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虽然身患残疾,但李灿学没有自暴自弃,他从2012年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去街头疏导交通;帮贫困学生筹集学费;帮重病患者筹集医药费;组织全国残友来洛阳赏牡丹。

面对赞美之声,“轮椅哥这样说:“从受助到助人,残疾人一样能做公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烽火中走出的知识分子——高君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君芷被下放到崇安县,看到许多女童因为家境贫寒而失学,这让她走上了一条漫长的资助农村女孩重返校园之路。

  1996年起,高君芷每年拿出1200元资助3名失学女童。

  2002年福建省实施"春蕾计划",高君芷捐出1.5万元积蓄与25名边远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结对助学。

  2003年1月,高君芷捐资在三明市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创办了个"春蕾"女童班。

  除了捐资助学,高君芷还时常心系灾区人民,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捐款1万多元,印度洋海啸捐款2万元,南方冰灾捐款4000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又捐款1万元,

  她还将省吃俭用存下的1万元认捐10口西部水窖。她将自家珍藏的一幅珍贵书法和61件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福建省博物馆。

  其实高老家庭并不富裕,家具陈旧斑驳,日用品也是最普通最便宜的。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热情参与、积极投身到帮贫救困、扶弱助残、倡导文明、维护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好事献爱心,排民忧解民难。让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围绕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用一次及时的伸手、一声贴心的问候、一抹灿烂的微笑,真正把服务送上群众家门,把援助送到群众手中,把爱心送进群众心里,汇集强大正能量,奏响时代主旋律。
  每个人的力量虽小,凝聚起来却是无穷无尽,为美好未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上一篇:知行社期末总结

下一篇:国家公祭日